回流与重绘
# 回流与重绘
# 概念介绍
通常对 DOM 的修改后,浏览器会执行这样的操作:
Render Tree 发生变化 ——> 回流 ——> 重绘
其中:
- 回流:当我们对 DOM 的修改引发了 DOM 几何尺寸的变化(比如修改元素的宽、高或隐藏元素等)时,浏览器需要重新计算元素的几何属性(其他元素的几何属性和位置也会因此受到影响),然后再将计算的结果绘制出来。这个过程就是回流(也叫重排)。
- 重绘:当我们对 DOM 的修改导致了样式的变化、却并未影响其几何属性(比如修改了颜色或背景色)时,浏览器不需重新计算元素的几何属性、直接为该元素绘制新的样式(跳过了回流环节)。这个过程叫做重绘。
由此可以看出,重绘不一定导致回流,回流一定会导致重绘。硬要比较的话,回流比重绘做的事情更多,带来的开销也更大。但这两个说到底都是吃性能的,因此我们在开发中,要从代码层面出发,尽可能把回流和重绘的次数最小化。
# 触发重绘的操作
重绘比较容易识别,只要是不触发回流,但又触发了样式改变的 DOM 操作,都会引起重绘。比如背景色、文字色、可见性(可见性这里特指形如 visibility: hidden
这样不改变元素位置和存在性的、单纯针对可见性的操作,注意与 display: none
进行区分)等。
# 触发回流的操作
# 改变 DOM 元素的几何属性
当一个 DOM 元素的几何属性发生变化时,所有和它相关的节点(比如父子节点、兄弟节点等)的几何属性都需要进行重新计算,它会带来巨大的计算量。
常见的几何属性有 width、height、padding、margin、left、top、border 等等。
这些属性没必要强记,一个属性是不是几何属性、会不会导致空间布局发生变化,在实际写样式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代码效果看出来。
# 改变 DOM 树的结构
主要指的是节点的增减、移动等操作。浏览器引擎布局的过程,顺序上是一个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的过程。通常在这个过程中,当前元素不会再影响其前面已经遍历过的元素。
# 获取一些特定属性的值
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也会触发回流的操作。
当用到:offsetTop、offsetLeft、 offsetWidth、offsetHeight、scrollTop、scrollLeft、scrollWidth、scrollHeight、clientTop、clientLeft、clientWidth、clientHeight 这样的属性时,由于他们都是需要通过即时计算得到,因此浏览器为了获取这些值,也会进行回流。
除此之外,当我们调用了 getComputedStyle
方法,或者 IE 里的 currentStyle
时,也会触发回流。原理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获取一个即时性和准确性的值。
# 如何规避回流与重绘
# 避免频繁获取会触发回流的属性,将它们缓存起来
例如下面代码:
// 获取el元素
const el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l');
// 用循环来模拟实际操作中,多次去获取元素布局位置的操作
for(let i=0; i<10; i++) {
el.style.top = el.offsetTop + 10 + "px";
el.style.left = el.offsetLeft + 10 + "px";
}
2
3
4
5
6
7
上述代码中,需要反复获取多次会触发回流的属性,是比较糟糕的。作为优化可以将其以 JS 变量的形式缓存起来,待计算完毕再提交给浏览器发出重计算请求:
// 缓存 offsetLeft 与 offsetTop 的值
const el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l');
let offLeft = el.offsetLeft, offTop = el.offsetTop;
// 在JS层面进行计算
for(let i=0; i<10; i++) {
offLeft += 10
offTop += 10
}
// 一次性将计算结果应用到 DOM 上
el.style.left = offLeft + "px";
el.style.top = offTop + "px";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# 避免逐条改变样式,使用类名去合并样式
比如可以把下面这段代码:
const 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
container.style.width = '100px'
container.style.height = '200px'
container.style.border = '10px solid red'
container.style.color = 'red'
2
3
4
5
优化成用 class 来赋予样式:
.basic_style {
width: 100px;
height: 200px;
border: 10px solid red;
color: red;
}
2
3
4
5
6
const 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
container.classList.add('basic_style')
2
前者每次单独操作,都去触发一次渲染树更改,从而导致相应的回流与重绘过程。
合并之后,等于我们将所有的更改一次性发出,用一个 style 请求解决掉了。
# 将 DOM 离线
回流和重绘,都是在「该元素位于页面上」的前提下会发生的。只要给元素设置 display: none
,将其从页面上「拿掉」,对它的后续操作就无法触发回流与重绘,这个操作就叫做 DOM 离线化。
比如要对一个元素做很多很多操作:
const 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
container.style.width = '100px'
container.style.height = '200px'
container.style.border = '10px solid red'
container.style.color = 'red'
// ...(省略了许多类似的后续操作)
2
3
4
5
6
离线化后就是这样:
let 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
container.style.display = 'none'
container.style.width = '100px'
container.style.height = '200px'
container.style.border = '10px solid red'
container.style.color = 'red'
// ...(省略了许多类似的后续操作)
container.style.display = 'block'
2
3
4
5
6
7
8
9
因为拿掉一个元素再把它放回去,这本身也会触发一次回流。所以如果只需要进行很少的 DOM 操作,那么离线化的优点并不明显。而一旦操作很频繁,离线化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。
# Flush 队列:浏览器并没有那么简单
现代浏览器为了提升性能,缓存了一个 flush 队列,把我们触发的回流与重绘任务都塞进去,等到队列里的任务多起来、或者达到了一定的时间间隔,或者「不得已」的时候,再将这些任务一口气执行。
因此对于下面的代码,理论上进行了 4 次 DOM 更改(3 次回流和 1 次 重绘),也只触发了一次 Layout 和一次 Paint。
let container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ainer')
container.style.width = '100px'
container.style.height = '200px'
container.style.border = '10px solid red'
container.style.color = 'red'
2
3
4
5
「不得已」的时候,指访问那些具有很强「即时性」的属性时,因为这些操作需要获得此时此刻最精确的值,所以会促使浏览器提前将 flush 队列的任务拿出来执行。
虽然 Chrome 浏览器已经做了批处理优化,但是用户可能使用的是其它各种各样的浏览器。所以前面提到的手动优化方案还是必需的。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仍然是最周全的方法。
(完)